本帖最后由 ╃回到過去← 于 2013-3-18 03:21 编辑
一、判断题:(20道题,每个0.6分,共12分)
1.苏轼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写过的作品有《石钟山记》、《赤壁赋》。( )
2_CPI是指通货膨胀率。( )
3_PM2.5是指直径大于2.5微米,可以进入人的呼吸系统的颗粒物。( )
4.山南水北都是阳,山北水南都是阴。( )
5.自然人的民事权利民事行为能力始于出生,止于死亡。( )
6.我们常说的“票子毛了”是指通货紧缩。( )
7.中国可分为23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香港和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
二、选择题:(20道题,每个0.9分,共18分)
1.遗传的载体是( )
A.核酸 B.细胞 C.染色体 D_DNA
2.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 )
A.强国之路 B.兴国之要 C.工作重点
3.第一次确立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的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三湾改编
4.( )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于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
A.恩格尔指数 B.幸福指数
5.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康德)这句名言的意思是我们( ) A.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 B.应该具备严格的道德约束
三、改错题:(改写下列文段中5个错误之处,每个2分,共10分)
(在百度上居然搜到了现成的题目和答案。。。)
①共和国在第61个生日之际,万众期待的“嫦娥二号”终于从中国的大地上腾空而起,直飞月球。②浩瀚的太空中,又多了一颗新星。③作为探月工程二期的“领头星”,“嫦娥二号”比“嫦娥一号”技术更新,系统更复杂,达到了多个方面的创新突破。④这场接力赛,凝聚着一个民族顽强不懈的努力。⑤成功容易却艰辛,我国已完成了神舟一号至神舟四号4次无人飞行、神舟五号至神舟七号3次载人飞行,克服了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与挑战,创造了百分之百的测控成功率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⑥这场接力赛,寄托了一个国家自主创新。⑦这是一个新的梦想,也是一种正在奋斗和奇迹中迅速到来的现实。⑧“探月梦”是这样,六十多年来在风起云涌的中国大地上,许多梦想不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和速度化为现实吗?⑨当所有的梦想融为一体,就汇成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⑩我们有理由为这些梦想感到骄傲,有理由更继续努力,让它们更彻底地变为从太空到大地的一切美好现实。
参考答案:句子的主要成分不外乎:主语、谓语、宾语,拆分句子成分一句一句判,即使是复句也会变的容易许多~
1、主语赘余:“共和国”、“嫦娥二号”同时作为本句的主语出现。
根据句子的意思,建议改为:在共和国第61个生日之际......
2、缺少主语:这句话存在地点状语“浩瀚的太空中”,谓语“多了”,宾语“(新)星”
根据句子的意思,建议改为:浩瀚的太空 又多了 一颗新星。
3、搭配不当:“达到”既不能搭配“创新”,也不能搭配“突破”
根据句子的意思,建议将最后一个分句改为:取得了 多个方面的创新突破。
4、搭配不当:“顽强”不能用来形容“努力”
建议:删掉“顽强”即可。
5、搭配不当/逻辑混乱:1)“克服”不能搭配“挑战”,或者说该句想表达两个意思,既想说克服困难又想说突破了...的挑战;2)表意不明:最后一个分句,主语仍然是“我国”,谓语、宾语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连起来就是“我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成分上看,没有错误,但表意上显然存在问题,如果添加状语“为航天事业”,则该分句变为:我国为航天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逻辑混乱~
6、成分残缺:没有宾语
根据句子的意思建议改为:这场接力赛,寄托了一个国家 的 自主创新。
7、逻辑混乱:【修饰语:“正在奋斗”和“奇迹”,不能并列】
建议:大哥了。。。实在是不知道想说神马~
8、没有上下文。。很难判断。。个人感觉从整体看,第二分句有语序混乱的嫌疑~
9、成分残缺:典型的“当...时”、“当...就”句式,导致主语残缺。
根据句子的意思建议改为:把“当”去掉
10、逻辑混乱:原句既想说“有理由更努力”,又想说“有理由继续努力”
根据句子的意思建议改为:把“更”或“继续”去掉
...ps:不止5个病句啊。。。T-T
四、漫画分析题:(10分)
给出了一幅漫画,画面上书“奉献”两字,其中“献”字左半边的“¥”(神似人民币符号)已被一人偷偷拿走。
(1)对于这幅漫画,你觉得对于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和寓意?(4分)
(2)对于近年来社会上出现的“最美妈妈”、“最美司机”等“最美”头衔,你觉得对于在物质富裕的同时,也应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及社会道德方面该如何做?(6分)
五、材料分析题:请根据材料写一篇评论,字数不少于500字。(20分)
列举了多则材料突出学习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的影响,但“三月学雷锋月”、“学雷锋日”等献爱心活动扎堆,也给福利院的工作人员、献血站的医护人员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学雷锋不应只拘泥于“打扫卫生”、“扶老人过马路”、“扎堆献血”等,更不应该“三月来四月走”。
六、综合写作题:对于下面报道,你对此有什么见闻,看法和想法?请从新闻的角度写一篇评论,要求不少于1500字。(30分)
央视“最美假新闻” 今年中国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
2月20日上午,央视《中国新闻》与央视网均带来利好新闻:据卫生部消息,今年中国将全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原来看病自己先垫付,现在是医院垫付,病人看完病只交自己的那部分,其余由医保支付给医院。目前全国已有20多个省份正在进行先行试点。
卫生部澄清 从未提过“全面推行” 今年肯定不可能
正当人们都在为这个医疗新举措叫好时,当天下午,卫生部医政司医疗管理处处长焦雅辉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称,“开展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试点”,只是2013年再次被写入卫生部年度工作要点。至于何时才能全面实现,她表示:“无法给出时间表,今年肯定是不可能的。”
她说,卫生部倡导在有条件地区开展试点,但是,“先看病后付费”短期内无法全国推广,卫生部也从未提出过“全面推行”的要求。“我们的社会征信体系还不够完善,各省份当前医改重点也不同。”焦雅辉表示,“先诊疗后付费”模式只能逐步推进、试点先行,不能硬推。
消息引来全民关注 医院人士忙于探讨 网友称值得期待
虽然央视上午带来好消息,卫生部下午就作了澄清,但“先看病后付费”这个消息本身就充满了吸引眼球的价值,引发了业内人士及网友的极度关注。
以上题目均根据自己考试后的记忆所编写而成,可能在个别字词的表达上有所出入,但大抵内容差不多。判断题和选择题因为数量过多,时间有限,没来得及细看题目和检查答案,只记得少数,顺序有所颠倒,选项也有些许错乱,一旦想起来会陆续补充的。当然错的也惨不忍睹,很多题目都是模棱两可,可见基础知识极不扎实,还得多多努力。感觉晚报这次笔试题目所考察的重点,与媒体人士应具备的采写能力完全不相关,除了没有数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生物、哲学、法律等学科知识无所不包,这就是赤裸裸的公务员考试啊!像我这种对行测和申论闻之色变的人,如果媒体笔试都如这般发展的话,长此以往,我甭想再从事我深爱的新闻事业了,连门槛都迈不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