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楼主: bjgirlyj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Arm Yourself:我的求职攻略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 13:20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bjgirlyjs 于 2009-1-22 13:31 编辑

【转贴】

    文章比较长,分别从8个方面阐述我的求职体会。8个部分相对独立,所述皆为亲身经历所得,因此主观色彩可能比较强烈。欢迎拍砖。求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门艺术,运气十分重要。但运气之外,其他的技巧,能力还有英语我相信都是可以通过系统训练在短时间内掌握的。对于应聘企业非技术类职位(技术类职位我没有经验),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想说说自己的看法。对于下一年求职的同学,或许能起到一点参考作用。


    先介绍一下自己,本科=电气学院自动化+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在校期间未担任过任何干部,除大一上学期外未参加过任何社团组织,没有海外交流经历,没有奖学金和牛实习。简而言之,菜鸟一只。以上种种,令我在ChinaHR的网申系统中屡战屡败,简历通过率只有1/17,就是唯一的思科海外销售(笔试挂掉)。

    在07年10月份到现在,我只得到过5家公司的面试机会,除PG MKT一面轻松挂掉外,华为销售工程师,Dow IT,英博啤酒GMT,新蛋MTS都拿到了offer。。。我认为后四家公司在整个招聘过程中所呈现的一些特征是目前我知道的大多数公司所共有的,就是只要通过了简历关,能否拿到offer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面试时的表现。对于这种面试,我认为是可控的。至于宝洁MKT,我的感觉是,过往的记录几乎决定了一切,没有强大的背景支撑不可能到达终面。

    下面分别从几个我认为具有可控性的因素说说我自己的看法(亲身经历,比较主观,欢迎拍砖)。

1,英语

    英语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为过,Dow和英博后三面都是全英文,记得英博三面AC时一同学因为英语不流利而基本在2小时的小组讨论和final presentation中没有发过言,丧失了表现自我的机会。


    我个人认为在短时间内要把英语提高最关键是两个步骤,语法和句式。流利英语在于坚实的语法基础,否则句式的运用便会错漏百出。因此,过于急进追求速成而丢弃语法是本末倒置的行为,如果一个句子说下来全是时态人称错误,相信此时“出口成章”只会起到强化错误的作用。


    良好的语法基础不在于做对过多少选择题,而在于看到一个句子时能不能如庖丁解牛一般把词法和句法分解清楚。我建议英语基础稍弱的同学可以找一些高中英语奥林匹克或托福语法书钻研一下,然后拿一些文章作句子分解练习直至熟练为止。


    对于句式,我的感觉是,模仿是王道。我的个人经验是用新东方的雅思口语flash作为热身教程,这套教程中包含了不少基础的东西,扫除了不少平常交流时的盲区。当觉得差不多了可以看一些演讲视频及美国总统竞选视频,我感觉是十分有用的,尤其是总统竞选辩论的视频,边看边跟读,平时有空就练习。如果音调和停顿把握准确的话,即使发音不够准,也会让人听起来比较地道,相对而言音调和停顿的模仿比发音容易得多。另外,一些句式,只要说过几次就会变成自己的了,平时不妨自言自语一番。面试时经常要用英语描述一些经历,包括做过的项目,最成功的一件事等等,这些东西说白了就是描述一个过程。对于这种问题,用STAR(situation, target, action, result)方法回答会显得比较有逻辑。


    有些同学喜欢找英语partner,这方法比较好,但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要找到愿意和你练习的牛人。。。我在找工作的过程中99%的时间都是关上门来自己练习,面试前可以把宣讲会上或公司网站的宣传资料读几次,效果不错。


    这里想说一下我的第一次电面,当时是面Dow的实习,由于英语比较菜的关系,我花了两天时间整理出6页A4的OQ答案并打印出来,当Dow打电话来时我听完问题后就去马上对应地找答案,然后读出来(不要太流利)。一般情况下准备过PG8问后这些问题基本都能覆盖到。这是当时投机取巧的做法。。。



,Case-study

    由于GPA不高以及没有牛实习的关系,没有机会参加咨询和投行的面试。而这两者,恰恰是我暑假中重点准备的项目。虽然无缘咨询和投行,但准备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用在一般企业的面试后,便发挥了牛刀杀鸡的威力。


    因此,我建议大家即使在准备企业的面试时,也可以多看看一些关于case的书。前面的咨询大牛都写得比较系统了,这里也就不多讲。我暑假时看了半本vault guide,半本Kellogg case pack,Philip Kotler的 A framework for marketing management(这本书我觉得比较好,一是由于比较薄,可以尽快读完,二是里面已经包括了营销管理中的各种framework,在做case时可以信手拈来,加上里面的商业英语简约而不简单,可作模仿学

习。)


    做case时我的个人体会是要按优先级抓住主要矛盾而忽略无关紧要的细节,就是80/20法则。因为做case时间一般还是比较紧的,而framework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你有了纵观全局的工具并抓住了各个环节的主干,很多framework基本上稍加修改就套用到不同的情况中。英博三面时做的一个关于提出某啤酒企业在各个区域的市场份额和增长率的方案时涉及到4大区域*8种产品,产品线比较复杂,但正好可以用BCG Matrix套进去,可省不少工夫。


    这里我还想推荐一本书,《魔鬼经济学》(Freakonomics),此书的重点就阐述如何通过表象看本质。对于case来说,这一点十分重要。新蛋群面时我们的案例是一个关于某员工迟到早退对企业产生什么影响的问题,这个案例的本质可归结为人力资源管理和商务沟通,知道了这个本质后就可以对症下药。当然,这个案例比较简单,而对一些复杂的案例则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才能弄清楚。其他的如一些变着花样的OQ,看清了考察点以后回答起来也是可以相当有针对性的。


    如果需要做英文presentation的话我比较推荐Stephen Lucas的The Art of PublicSpeaking,对于外文书,最好看原版,翻译过来的中文版没什么威力。另外,The McKinsey Way这本书的第一部分(前3章)写得相当不错。而纵观所有面试,本质可归结为一个,就是如何给面试官留下印象。其他的琐事大可不必理会。


3,群面

    群面有多种形式,讨论,辩论,AC,这些我都经历过。感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给面试官留下印象。而留下印象的关键就是be different。比如说,在英语群面中英语突出,在讨论时给出有创意的建议,在给出自己的意见受到挑战时拼命的反击(当决定已不能修改时,即使真的错了,也不要认错,认错不会加分,但诡辩成功却会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与众不同。


    其中创新性的解决方案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至于是否当leader,作计时员,面试完毕后搬好桌椅,这些我觉得是无关紧要的。至于创新方面,我认为多看点商业类书籍是十分有帮助的,个人比较推荐德鲁克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等等。。。在群面过程中多放几个亮点出来比做leader协调各人之间的关系有用。有时面试时会遇到一些所谓aggressive的人,此时最好更aggressive,有些人喜欢长篇大论,这时直接打断好了。。。这种事做过几次,效果其实还不错的,只要有足够的理由打断。。。


4,单面

    面试的对象是面试官,面试官是人,是人就会感情用事,就会主观凭感觉判断。因此平衡计分卡我个人认为只是摆设,最后的总分才是关键。也就是说,只要其中一个方面的优势能让面试官留下深刻印象,You win.


    要充分利用信息不对称这个优势,面试官只能从简历上得到你的基本信息,如何表达就靠想像力了,前提是要诚信。我的策略不是be yourself,而是be the best of yourself,把自己仅有的几个优点放大,不要描述太多的优点,面试官记不住形成不了深刻记忆,关键是把几个优点挖得越深越好,事例是少不了的,如果一个事例能把几个优点都包括进去那最好了,事例太多太散了面试官记不住。


    有人说面试官不是在那作记录吗?是的,但我的经验是作记录只是程序上的东西,你是否能进入下一轮面试,在面试过程中就决定了。至于下一轮面试官,相信他会更看重你的表现而不是前几轮的记录。


    单面有时候是终面,对话的是公司高层,考察的是culture fit。。。建议在面试前多看看名人的演讲和访谈视频,如Steve Jobs在Stanford以及Bill Gates在Harvard毕业典礼上的演讲,杨澜访问Jack Welch的视频。看多了,消化一下,在面试时引用其中一些句子,有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在英博终面时引用了不少Jack Welch和Steve Jobs说过的话。当然,不要让面试官知道你是引用的。。。


    产品线和业务。终面时有可能的话最好熟悉一下公司的产品线和业务,然后找机会表现。我经历过的四个终面前都对产品线和业务了解了一下。还有行业趋势,这是一个收购和并购的世界,每个行业都在进行整合,这些消息可以在FT中文网,华尔街日报中文版,纽约时报等看到。了解近期发生的事情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让面试官感觉到你是一个对信息敏感且与时俱进的人。


5,实习,比赛,经验

    牛实习,比赛获奖是求职的敲门砖,没有怎么办?CMU的Randy Pausch在生命中的最后一课《真正实现你的童年梦想》中说过:Experience is the only thing you can get ifyou didn’t get what you wanted.


    做任何一件事,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即使得不到任何结果,也不会一无所得。我暑假实习是在娃哈哈,每天做的事就是在40度的高温下骑行30公里,虽然工作很琐碎,但穿越杭州大街小巷各大小店铺超市让我对娃哈哈的商业模式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来做了几天浙江国际武术大会的翻译,虽然钱不多,但有机会接待4个国家30多人的代表队,面试时我经常以这份兼职为例说明我的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认识了一位曾任职于JP Morgan当时在玩对冲基金的经理,在与他的交谈中学到了许多宝贵的东西,并得到了一些资料,后来每天12小时盯着电脑看了一个月并每天写report,直到有一天左眼疲劳过度眼睑炎被逼闭眼休息了两天。虽然没有JPM的实习证明,也没有机会去面投行,但暑假里学到的一些金融知识在终面的时候都派上了用场。


    暑假实习时面过Dow(终面被刷),GE(一面被刷),ABB(终面被刷),也参加过不少比赛,但没有拿过一次奖。但每次都学到不少东西,认识了很好的朋友。这里不得不说的是,以赛代练真是一个高效的学习方法。比赛过后我都会写总结,以避免再次犯错。全职面试前每次都会提醒自己,不能重复犯错。经验很重要。


6,简历,网申

    我是没有资格谈论网申的,但简历我想说说自己的看法。用Google_com搜英文资料非常方便,输入resume等关键词可搜到不少精美的简历模板和写作教程。另外,一些国外商学院MBA的优秀入学Essay是非常好的OQ回答模板,有时间背一下其中的句子在面试时帮助很大。


7,注意事项

    我在找工作时认识了不少朋友,但也遇到过许多极品。面试场如战场,适当的交流是可以的,但不要把太多独家信息泄漏出去。我就遇到过只会向我套料却不向我提供任何有用信息的人。后来我也很少和别人交流想法,一直在闭门造车,对于这一点一直心存愧疚。。。拿到offer后我开始去帮同学搜集资料,互K英语。


    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机会不会告诉你它的名字叫机会。遇到觉得貌似适合自己的工作,先拿了offer再说。一般情况下只有拿到了offer才有机会询问工作的细节,这时才会知道是否适合自己。即使拿到了offer,也不要放弃一些不错的机会,offer只有比较后才知道哪个更合适。


    面经的话,了解一下面试流程就可以了,细节最好不要看,以防扼杀个性和创新。几场面试下来我最多只了解过面试流程,别人面试时怎么做一概不看。







8,相信自己

    相信对大部分像我一样经历普通的人来说,求职是一个艰苦而漫长的过程。可能意味着失去很多娱乐的时间,意味着不能常常陪伴自己喜欢的人,意味着接二连三地被BS,意味着在给予希望后马上又陷入绝望。。。这些挫折,或者你以前从来都没遇到过,但这一切必将成为未来最宝贵的财富。Things happen to us, but it is our reaction thatmatters. 拿到offer后,基本上都可以翻盘。如果不能的话,就多拿几个offer作为弥补吧,这样心里会好过一点,但注意不要乱占坑。。。


    不要过分羡慕牛人,看到别人强大的时候,不要只会感叹自己的不足。只看到别人拿到好offer的结果而忽略了别人拼搏的过程是非常不可取的,发现了自己的致命缺陷就尽力去改正,同时挖掘自己的优势并尽力放大。在这一点上,发挥自己的优势比弥补自己的劣势的效果会好得多。和牛人交流是需要的,但不要过火,要保持一颗独立思考的心。


    非常喜欢The Pursuit of Happyness这部电影。。。一个只有高中学历的黑人(WillSmith饰)克服重重困难杀进了国际投行Dean Witter(已被Morgan Stanley收购),非常激动人心。


    曾经在88上看到过拿到ZTE的一位兄弟写的一句话:即使你什么也不懂,在面试时也要保持高度自信。


    想想自己当时报名强化班时,交申请表到学院盖章时值班老师用十分BS的口气对我说:“你这么薄的东西我都不好意思交上去呢,你看看别人的申请表。。。”面GE实习时一面被刷后一个HR跟我说:“你根本不适合做销售。。。”暑假时有朋友劝我全职时找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职位而不要投商务方面的,理由是工科学生没有优势。。。在选择offer时90%的同学都跟我说去哪都不要去华为。。。现在,我都让他们失望了。


    我想说的是,不要让别人的意见淹没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愿望, 只有自己才知道什么是最适合自己的。。。个人认为,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不但不开心,而且做不好。正如在电影The Pursuit of Happyness中男主角所说:Never let anybody say that you can’t do it. You have a dream; you have to protect it.


    这里与大家分享一下Steve Jobs在2005年在Stanford的演讲中的一段话。

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

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感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感谢那些与我一起战斗过的队友,感谢在求职路上给予我帮助和鼓励的学长学姐。ITP的荣誉,你们的支持是我能坚持到今天的唯一理由。


    最后,用电影《光荣之路》德州西区篮球队教练在NCAA决赛即将完结前对队员说的一句话总结一下我的求职体会。


    It is not about talent. It is about heart. It is about who play the hardest,who play the smartest.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6-16 05:30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