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关于面试]--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面试十分tricky,基本和找对象一般,网申和笔试筛选出了招聘单位关心的学历、知识、智力之后,面试则主要考情商了。面试一般分为三种:N VS. 1的单面,N VS. M的群面和小组讨论。要在这些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要恪守两点。一是要有一个出彩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直接把面官干趴下,对你有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二是要多多参加银行的面试,面得多了自然成为面霸,面试这玩意儿没有实战的体会和反馈性的学习是无法提高的。银行类的面试不会问尖酸的专业问题,关于专业顶多问一问你实 ** 做了些什么,有什么收获。面官们最关心的是这么几个方面:一是你是否足够优秀(奖学金情况、学分绩、是否学生干部等等);二是你是否够中庸够合群(尊不尊敬领导、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经历、或者通过巧妙地问问题来获取你这些方面的信息),因此最好回答问题时候千万要过过脑子,明白面官意图是什么再进行回答,而在小组面试中最好充当第二领导者的角色,小组中太过于aggressive的应聘者往往会处在不利的地位;三是你对他们公司对应聘职位的了解,这就要求应聘者在面试之前备好功课,不论在面试 ** 不出现直接的此类问题,这部分信息一定能够在应聘中用得上。此外,很多公司的一轮面试会安排在连续的几天,如果你的面试时间不是第一天第一场,不妨咨询一下先面试的同学有关面试的具体情况。毕竟在心理上有一个预期,能避免不少系统风险。
[分论:交通银行软件开发中心]
2010-09-28 复旦大学张江校区 交行软开座谈会
2010-10-12 交行软开中心(卡园路上丰路)实习生笔试面试
2010-11-02 银城中路 交行实习生签约
2010-12-26 交行软开中心 交行软开终面
交行是我求职路上的贵人。当我拒掉华为之后,两个多月没有offer的真空期,是交行软开给我保证了一个offer。而在其他银行的面试过程中,在交行的实习经历为我的面试加分不少。八月初,在国外晃荡半年多之后,我在家又happy了快一个月,等到找工作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都已经准备十分充分。8月24号刚刚回到上海的我满身遍是劣势--没有任何求职准备(很多同学早早就开始海投实习以求面试经验或是细心研读了**面试宝典等等)、专业丢了大半年(在国外学了半年的商学院的课,完全忘了自己丫是一IT guy)、甚至连中文都说不流畅(这里不是卖弄,确实有这个问题,在国外待过的同学们懂的)。交行一直是我很想去的银行,特别是它的管理培训生职位,是众多应届生梦寐以求的桂冠。所以,当收到系里面关于交行软开招聘实习生的邮件时,我义无反顾的加入到申请之列。交行软开的实习生是以2011校园招聘为目的的,仅面向复旦、交大、同济三所高校,基本上只要通过实习生招聘就基本能够留在交行软开。不论从最终进入交行软开工作还是获取银行实习经历为面试其他银行加分的考虑来说,这都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以后的xdjm一定要抓住。实习生的笔试分为两个部分,前一个半小时是行测和英语,一共超过100题;后一个半小时是计算机专业知识,各门课均有涉及,但不难。上午笔试之后就在软开中心吃午饭,然后等待下午的面试。交行的饭菜很不错,后来在交行软开实习没少惠顾他们食堂,只是由于没有很早去公司,从没在那里吃过一顿传说中的超级豪华的早饭,直到辞职我还耿耿于怀,这是后话。面试我排的比较靠后,等了好几个小时。面试是N VS. 1的单面主要就是自我介绍一下,问一问以前的工作经历和实习经历,外加求职中的单位选择以及为什么如此选择等等,面官都很和蔼可亲,只是一个面官一直怒目对着我一句话也不说,让我感到十分不解。十多天之后收到签约通知,11月份正式开始了在交行打酱油的旅程。比较让我感到无语的是我们实习生还要参加12月26日的终面,好不容易有个星期天还要跑公司,555。终面也是比较常规的N VS. 1的单面,人力资源部和软开的领导都在场,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有两个问题:一是软开大boss问我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是什么(我自称开发能做,以后管理也能做),我脱口而出“协调各方面的需求”;二是他问我对软开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我想了一秒钟说食堂的饭菜比较油。。。(瞬间看到boss脸上三条斜线)。最后基于各方面的考虑,交行软开的体检我没有参加,但是我确实好怀念那段在交行软开打酱油的日子。
[分论:交通银行总行管理培训生]
2010-11-26 上海电视大学国顺路校区 SHL机考
2010-12-02 银城中路 一面
交行管培是无数硕士应届生梦寐以求的职位。具体有多好这里不多说了,它的笔试是SHL机考,只要好好准备一定能够通过,据HR透露大概1/2的几率进入一面。一面是在交银大厦,面试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一个2 VS. 1的单面,一位交行高管和一位汇丰银行的专家一起对付你,基本什么都会问,颇有些压力面试的味道,尽找你的软肋,但总的来说还算上路。另一个就是小组面试,7个复旦硕士同室操戈,面对众多经管院的xdjm和一个软件学院的有着辅导员经历的同学,我第一次小组面试把我华丽丽的阻挡在交行管培二面门口。小组面试的题目是就铁道部关于购买火车票的新规定谈谈自己的看法,表明支持或者不支持。总的来说,此次交行管培的求职经历对我帮助巨大。毕竟,参加过交行管培面试,还有什么面试可怕呢?
[分论:华夏基金]
2010-11-11 北京金融街 一面
我面试过程中最无语的要数华夏基金了。周二通知我周四要出现在北京面试,我风尘仆仆跑到北京,发现面试我的只有一个人(1 VS. 1单面),当时对此还没有异样感觉,后来面的金融机构多了,就觉得不对劲了(N VS. 1,N VS. N可以有效杜绝面试舞弊)。当然了,华夏基金的面试时我还没有一个比较好的自我介绍,面试经验也比较缺乏,最终我止步一面(555,光棍节被人鄙视)。
[分论:工商银行数据中心]
2010-12-11 华东师大 机考
2010-12-21 外高桥工行数据中心 一面二面
2010-12-23 东方医院 体检
工行数据中心的offer是我拿到的第一个银行类offer,对此我还是满怀感激之情的。工行的笔试题目包含了英语、金融和行测,一共三个小时,中途不允许去洗手间。英语比较简单,金融题目随遍蒙,而行测却有点时间不够。面试分为两面,上午的第一次面试为3 VS. 1单面,不到5分钟,我自我介绍完了之后面官就开始给我推销工行,说工行多么多么nb,相对于其他银行多么多么有优势,让我受宠若惊。没有悬念的进入二面(N VS. 1单面),二面时候排在我前面的是一位超pp的气质美女,我在门外等待时听到里面欢笑阵阵,我倍感压力。二面中,领导问我你们年级出国交流的同学多不多,我说很少。领导说我在IBM实习过,在交行实习,又来应聘工行,一山看着一山高,还说我放弃交行选择工行是正确的选择(估计是领导之前面试美女情绪太high了没调整过来)。面试最后提问阶段我例行问了两个问题,一是“应届生到工行数据中心最缺乏的素质是什么”,二是“工行数据中心的工作中最典型的一天是怎么样的”。第一题领导答曰:“是勇气,bla bla bla。。。”;第二题领导对我说“你来工作就知道了”;算是提前发了offer。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银行面试一定要穿正装,工行这次面试我们班一位大帅哥估计就是因为没穿正装二面被领导无视了。而领带倒是可系可不系(我发现我扎领带的面试都出了问题而不扎领带的都过了,^_^)。签约时候一年半的试用期把所有人雷到了,最后我从容放弃了这个机会。
[关于面试]===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面试十分tricky,基本和找对象一般,网申和笔试筛选出了招聘单位关心的学历、知识、智力之后,面试则主要考情商了。面试一般分为三种:N VS. 1的单面,N VS. M的群面和小组讨论。要在这些面试中立于不败之地,最重要的是要恪守两点。一是要有一个出彩的自我介绍,自我介绍直接把面官干趴下,对你有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二是要多多参加银行的面试,面得多了自然成为面霸,面试这玩意儿没有实战的体会和反馈性的学习是无法提高的。...很多公司的一轮面试会安排在连续的几天,如果你的面试时间不是第一天第一场,不妨咨询一下先面试的同学有关面试的具体情况。毕竟在心理上有一个预期,能避免不少系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