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标题:
进来看看企业HR是如何规避校园招聘风险的【潜规则】
[打印本页]
作者:
求职微博转贴
时间:
2010-10-27 08:39
标题:
进来看看企业HR是如何规避校园招聘风险的【潜规则】
【转】
一上班,就又看见人力资源部关于校园招聘的请示和方案了,从去年底到现在这已经是第三次了。作为一家快速发展的集团公司,我们每年都需要招聘为数不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为了避免本地人才市场上生源的局限性,我们制订了校园招聘的方案,以保证招聘质量和效果。今年我们的招聘计划是120人,可怎么会招了2次还没有不行呢?
10分钟后,HR赵经理愁眉苦脸地坐在了我对面:“前两次去招聘,收的简历不少,面试情况也很好。但最终的录用方案是回公司后定的,不少发了录取通知书后都没有回音了,打电话也联系不上。万一他们不来报到那可怎么办呢?所以只能选择一些没有去过的院校,再进行一次校园招聘了。”“那这次校园招聘还会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呢?你有没有解决的方法呢?”这两上问题让赵经理愣住了,我接着说:“现在看来我们需要研究一个规避大学生招聘风险的方案才行。你回去考虑考虑,下午2点一起讨论。”
下午1点50,赵经理推开门挥了挥手里了文件夹:“上午我们部门头脑风暴了几个点子,看行不行。”我仔细看了一下,解决方案主要有两个:一是在招聘现场录用并与大学毕业生当场签订双选协议;二是在制订录用方案时适当增加录用比例,以保证报到人数。这两个方案是基本可以解决报到人数不够的问题,但显然会引起一系列新的问题――现场录用的质量如何保证?各院校之间的录用标准如何平衡?录用比例究竟应该增加多少?显然因为时间原因,部门讨论得还不够深入。我向赵经理提了上面的疑问:“解决这个问题,可能还要先来一起分析大学生不报到的原因。”我们开始在白板上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看出,这几年虽然存在毕业生多,岗位少的情况,但对于较优秀的大学生的影响并不大,与前几年相比,他们真正的选择面反而是更广了,所以他们往往会这山望着那山高,脚踩几家企业。具体表现上就是,在面试的时候,大学生的求职欲望非常强烈,到企业工作的热情非常高,对任何问题和挑战都乐于接受,但接到录用通知后却迟迟不签约。少数大学生签约以后,又有了更好的选择,就往往会采取违约的办法,严重影响到职率。有个别甚至会利用劳动法中的试用期条款,采取先入职然后马上辞职的办法来规避违约责任。在这种情况下,要做好应届大学生的定岗定员肯定相当困难,也势必会影响以后的新人培训、工薪成本等一系列的决策和实施。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最佳对策就浮出水面了――公司应该招聘那些真正有意愿到公司来工作,并会留在公司发展的大学生。
首先,我们一起相应调整了招聘定位,综合考虑根据公司所处地域、在行业内的知名度和薪资的竞争力,我们把校园招聘的目标锁定在公司周边省市的院校,其中次重点院校进行现场招聘,重点院校则采用登招聘启事的办法。
其次,在招聘面试中,强化了测试求职动机和入职可能性的问题,对于家庭、亲友以及发展方向等会影响大学生入职,包括短期是否离职的影响因素进行详尽了解。同时,要求对招聘的宣传资料进一步核实,对于有夸大和过度宣传公司条件,容易使入职大学生反差感强烈的内容进行修改。
第三,在录用程序上,我们一方面给予大学生一定的考虑时间和空间,在录取通知书上提醒他们选择公司的一些注意事项;另一方面要求大学生配合工作,倡议求职诚信,尽早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公司确认是否入职,在录用通知书上增加了协议签订的截止时间。并且,我们提醒大学生,万一不想来公司就职,可以随时用各种方法提前告知,千万不要采取入职后马上辞职的手段,否则我们会在离职证明上说明,将会影响他们的职业生涯。
第四,改进和完善公司内部新人培养机制,改善应届大学生的就餐和住宿条件,并增加心理辅导、职业生涯设计等服务内容,确保留住大学生。
“这下我有底了”,赵经理在笔记本上整理好了讨论的结果,拿着签字同意的校园招聘的请示高兴地走了。而我则在自己的工作笔记上写下:与校园招聘的合作院校联系,做一个求职诚信的演讲。
作者:
chjf86
时间:
2010-10-27 08:59
回复
1#
求职微博转贴
竟然是沙发?
作者:
queenken
时间:
2010-10-27 09:12
董事长就是董事长,深刻啊
作者:
maomimi
时间:
2010-10-27 09:15
顶~~~~~
作者:
gzhtcmlzf
时间:
2010-10-27 09:24
呵呵,8错8错
作者:
chachawin
时间:
2010-10-27 09:25
有见地,赞一个。看来地点的选择真的是公司必须考虑的,这就是我败在终面的一个原因
作者:
woria_0
时间:
2010-10-27 09:37
长见识了,顶一个
作者:
scutkiller
时间:
2010-10-27 09:45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牛人拿offer照样会很多
作者:
kerain2007
时间:
2010-10-27 09:47
谢谢分享!!!
作者:
zhangminwhut
时间:
2010-10-27 09:49
作者:
yoyogreedy
时间:
2010-10-27 09:54
企业和人才都是同样的想法
作者:
风铃儿
时间:
2010-10-27 09:58
恩恩~~受教了~~~thx~~~
作者:
hailangxuanfeng
时间:
2010-10-27 10:36
thanks
作者:
lokilucky
时间:
2010-10-27 10:49
精湛的分析解决问题方法 悍!
作者:
hellopolo
时间:
2010-10-27 10:56
标准的案例分析。。。
作者:
rainbowyan
时间:
2010-10-27 11:03
每个人都是需要找到最好的工作,但最合适自己的工作却是最难找的。
作者:
jadekung
时间:
2010-10-27 11:09
找出了问题的根源,最佳对策就浮出水面了――公司应该招聘那些真正有意愿到公司来工作,并会留在公司发展的大学生。------严重赞同,见过重点高校的学生收到好几个offer,甚至签约了,还不停地笔试、面试~~
作者:
笑岷
时间:
2010-10-27 11:10
这个方法不错。。。足以应对offer帝。
作者:
syhsunny
时间:
2010-10-27 11:22
深刻, 有见地,也给了我们想知道的面试官的想法,很好 谢谢
作者:
删除记忆记住你
时间:
2010-10-27 12:30
很多同学就是这样,拿了好多offer。
也不决定,不想去的公司也去出风头。
占着茅坑不拉屎。
也不为其他同学想想,小心遭报应了。
作者:
chenghaoru
时间:
2010-10-27 12:30
其实有时候应届生手拿很多offer是正常现象
作者:
paris2010
时间:
2010-10-27 12:40
事实证明。事情发生就要先分析,才能做出决定。不能盲目的乱来,瞎想。
作者:
nieqinzong
时间:
2010-10-27 12:50
长见识了
作者:
小曲满山飘
时间:
2010-10-27 13:06
真希望能有幸亲临董事长的宣讲~~
作者:
annieh
时间:
2010-10-27 13:23
没办法,我们必须先拿到一个保底的offer,再尝试有没有更好的啊~ 如果公司有足够吸引力,最终还是会选择贵司的~
作者:
jessiezheng
时间:
2010-10-27 13:34
赞!
作者:
无为而治
时间:
2010-10-27 14:21
。。。
作者:
游刃晓有鱼@
时间:
2010-10-27 14:38
真正的精华帖,嘿嘿~
作者:
rainyrainy_ma
时间:
2010-10-27 14:44
董事长有见地~~
作者:
limin10
时间:
2010-10-27 14:50
xiexie
作者:
jojolove99
时间:
2010-10-27 15:02
还有个做法,就是录用后马上做实习生还是天天上班那种,让你没时间出去找工作。呵呵
作者:
kaizizhaokai
时间:
2010-10-27 15:03
是的 我旁边很多同学就这样 他们居然攀比起来了 看谁拿得多 哎 怎么这样?。。。。 :110)
作者:
miaz2010
时间:
2010-10-27 15:11
许多公司到重点大学校招,就不留机会给非重点的,简历筛选都通不过,看着自己跟别人一样天天辛苦地参加宣讲会,也抱着积极求职的心态,竟然总是过不了简历筛选,连个笔试、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而这些公司招到的所谓牛人就真的是比我们非211的强,真的愿意踏踏实实到岗工作吗?为什么不给我们非211的留一点点机会,面对面的机会?
作者:
sheafh
时间:
2010-10-27 15:16
讲的的确是非常好,有针对性
作者:
冠军的试炼
时间:
2010-10-27 15:17
哪家公司?我明天来报道
作者:
icyliu99
时间:
2010-10-27 15:25
回复
20#
删除记忆记住你
唉,
作者:
流光溢彩2010
时间:
2010-10-27 15:34
明白了HR的想法,有帮助
作者:
lidayu
时间:
2010-10-27 15:49
笔试专业户……
作者:
apple0011
时间:
2010-10-27 15:49
thanks mr.q, i will be always positive as you do.
作者:
cropjia
时间:
2010-10-27 15:58
原来企业也面临很多这样的问题呢
作者:
会飞的石头
时间:
2010-10-27 16:05
恩,很受益啊
作者:
崎岛莫奈子
时间:
2010-10-27 16:11
大学生信息不对称,其实找工作也很艰难的。
作者:
yexiye
时间:
2010-10-27 16:35
ding
作者:
fangfei_wei366
时间:
2010-10-27 16:48
嗯,很有条理,我想在我们大学生找工作时也应该分析分析公司实力以及自己所愿意从事的行业,像我一个同学得到了offer又迟迟拿不定主意,听别人的意见,有说好的也有说不好的,也不知道如何选择,最后还是看自己吧。今天还去辅导员那,听老师说要找有潜力的公司,不应太看重薪酬,应该综合考虑公司情况。希望你的公司招到好的人才!
作者:
小帅不帅
时间:
2010-10-27 17:11
回复
20#
删除记忆记住你
顶一个、、、、、、、
作者:
mariavj
时间:
2010-10-27 17:18
bless,别地域歧视啊
作者:
yuan13635554825
时间:
2010-10-27 17:48
呵呵,谢谢分享,长见识了
作者:
ywj030041
时间:
2010-10-27 17:49
回复
1#
求职微博转贴
说真的,有点假。。。
作者:
神艾尼路
时间:
2010-10-27 18:01
呼呼呼呼
作者:
sasha627
时间:
2010-10-27 18:30
貌似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额
作者:
jkyy2008
时间:
2010-10-27 18:38
唉,两极分化就是这么来的
作者:
chenxinray
时间:
2010-10-27 18:39
的确是个很好的问题,我觉得签约期限也是个好方法,过时不候,控制人数和成本。
作者:
foreverdishikun
时间:
2010-10-27 19:14
各有各的烦。。
作者:
阳光zzz
时间:
2010-10-27 19:18
分析得很好,但是企业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招聘生。毋庸置疑,每个企业都想招到最优秀的学生,而最优秀的那部分学生又可能被很多企业同时看中,这样就出现选择,或者违约。企业也应该多给次优的院校或者同学机会,有时候“次优解”是对公司未来发展最好的选择。企业在这个问题的解决上绝对是处于主动地位的。
作者:
penzzi
时间:
2010-10-27 19:33
厉害~
作者:
cc20060825
时间:
2010-10-27 19:41
不错不错 下载答答看
作者:
zst0531139
时间:
2010-10-27 19:46
再找呗 大学生多@ @
作者:
吴侬软语
时间:
2010-10-27 19:49
顶一下
作者:
lanxiameg
时间:
2010-10-27 19:54
hen hao
作者:
梦老庄
时间:
2010-10-27 20:09
呵呵这个方案不错,以后在实际动作中可以采纳进来。
作者:
小白哥哥
时间:
2010-10-27 20:49
:83)一直在寻找从没offer过,,,
作者:
ajc0923
时间:
2010-10-27 20:50
不过大学生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也不容易,所以难免会出现拿了offer后继续笔试面试的情况。设定签约期限其实是很好的办法,也可以适当增加waiting list上的人数。
作者:
hongxiushu
时间:
2010-10-27 21:30
深刻, 有见地,
作者:
liqiaogg
时间:
2010-10-27 21:35
各有各的需求而已~
作者:
automav
时间:
2010-10-27 21:39
自身定位很重要,对于学生和企业是一样的。
作者:
zhouzhou0215
时间:
2010-10-27 21:56
谢谢
作者:
whikaru
时间:
2010-10-27 21:57
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夕阳残眠
时间:
2010-10-27 22:03
双方都有自己的思考角度,优秀的人才也难免出现左右为难的情况啊
作者:
lyaava
时间:
2010-10-27 22:18
好像小说啊。。。
作者:
rizen
时间:
2010-10-27 22:38
难就难在有些面临毕业的学生也没有想好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还有家人的建议也影响很大
作者:
bbs19871003
时间:
2010-10-27 23:01
offer god。。
作者:
clsky2012
时间:
2010-10-27 23:03
不错不错~
作者:
yopp789
时间:
2010-10-27 23:12
谢谢
作者:
原本天真
时间:
2010-10-27 23:35
:85):85)
作者:
wc_02344
时间:
2010-10-27 23:38
定期!
作者:
sarah19881017
时间:
2010-10-28 00:01
受教
作者:
lydiays
时间:
2010-10-28 00:19
ddddddddddddddd
作者:
shaojinrong555
时间:
2010-10-28 00:23
讲故事地说。。
作者:
janson33
时间:
2010-10-28 00:26
强悍!
作者:
wing7347
时间:
2010-10-28 07:55
很受用啊,多谢~
作者:
hx527009479
时间:
2010-10-28 08:54
无聊
作者:
huaer11
时间:
2010-10-28 08:55
挺全面、深刻,不错的策略。
作者:
ljdreamland
时间:
2010-10-28 11:56
收了~ 慢慢看~~~~
作者:
Move2011
时间:
2010-10-28 13:01
严重鄙视以OFFER数量为荣的所谓的牛人们,但这是市场经济,没有法律可以规制,只能靠用人单位自己擦亮眼睛了
作者:
dorothy_he
时间:
2010-10-28 13:04
所以很多都招了本地户口,这,也很惆怅啊~
作者:
xmholly
时间:
2010-10-28 14:24
谢谢,受教了,也提醒了很多我们大学生。。拿到OFFER又不要了话,还是把机会留给需要的同学,bless~
作者:
tiffany081126
时间:
2010-10-28 15:22
要是所有公司都这样就好了,不要一味的招聘那些不肯脚踏实地工作的牛人,最后吃亏的也是自己公司,就是应该招聘那些愿意在公司长期发展下去的人才。
其实通过了笔试等面试前测试的同学,大家的能力都相差无几,就是看是否符合公司对相应能力的要求,最能帮到公司的就是那些肯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一份力的人。说白了,会为公司忧而忧,为公司乐而乐的人。
作者:
sdxiaoyuer
时间:
2010-10-28 17:01
同意楼上的观点 部分牛人不停地笔试面试 抢占我们真正想去的职位 但是另一方面 招聘方总是会出一些需要训练才可以突围的面试形式,比如无领导小组讨论 如果等到心仪的职位才投简历的话肯定把握不住的……唉
作者:
跟着锡哥混~
时间:
2010-10-28 17:07
有见地!思维!
作者:
china_azhe
时间:
2010-10-28 20:12
恩 赞同 难怪现在异地求职的时候每个HR都会问你到时候能不能留下来之类的问题···
希望那些大牛们少拿些offer,也替别人想想吧··
作者:
周雯晶
时间:
2010-10-28 20:23
企业和人才都是同样的想法
作者:
randylu
时间:
2010-10-28 20:53
谁叫他们的能力强呢?
作者:
samuel10
时间:
2010-10-28 21:06
很多同学就是这样,拿了好多offer。
作者:
liran881222
时间:
2010-10-28 21:43
多数的offer总是集中在少数牛人手中:tk_17
作者:
guojianya
时间:
2010-10-28 22:47
问题的症结在“协议”上面,例如四川省今年就做得很好:只给每位毕业生一份三方协议,并劝导学生谨慎签约;如果要毕业生想要悔约,必须交回原来的三方协议才能领一份新的。这样的话,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作者:
yvel2010
时间:
2010-10-28 22:54
确确实实厉害!
作者:
可可小女子
时间:
2010-10-28 22:59
深刻。。。领教了。
作者:
wagaag
时间:
2010-10-28 22:59
:tk_00:tk_00
作者:
haobn0612
时间:
2010-10-29 09:13
分析得很好,但是企业也应该根据自己的需求招聘生。毋庸置疑,每个企业都想招到最优秀的学生,而最优秀的那 ...
阳光zzz 发表于 2010-10-27 19:18
同意!
作者:
njs0111
时间:
2010-10-29 10:35
想的很周全!
欢迎光临 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https://bbs.yingjiesh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