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试考完一个月之久,1月11日才收到面试的通知。即兴奋,又有些担心。不知道这次面试会考哪些内容。
赶紧上网搜搜。新华社各个部门的面试题真是五花八门,有问工作经验的,有问求职动机的,有考新华社历史的,还有不可思议的小组讨论——几个人组成一个小组,就一个热点话题展开讨论,讨论的表现就是得分的依据。
临考前我还侥幸地想,那是别的部门的,不至于这次赶上吧!不过,真是无巧不成书,这次还真赶上了。
坐好后,主考官说,面试分三个环节,第一、自我介绍一下;第二、小组讨论;第三、最后陈述。
在自我介绍环节,考官要求只要把姓名、籍贯、所在学校,专业,介绍清楚即可,不用过多介绍。但还是有些人嘴皮子利索,说的那个动听,估计赚足了考官的注意力,而我嘴巴笨得很,傻了吧唧的,就按要求的说了,索然寡味,又差了一截啊。
讨论环节那才叫一个精彩呢,我们拿到的是一篇近期寒冷天气的新闻素材,就此事寻找一个角度,讨论一个报道策划。那个嘴皮子利索的得得得的说个不停,一个还没说完,另一个早就开始自言自语了,你刚想说,可还没开口,早被旁边的抢了去。过了一分多钟,我还没张嘴呢,我想这可不行,再不说就挂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话语权抢过来再说。瞅准一个时机,赶紧插进去。我说要先列框架再讨论细节。此新闻事件大体可分为雪灾程度、原因、影响、措施、预测几个大部分,我们必须先按着这个框架讨论,才能尽快完工。这个提议得到很多人的赞同,有个人就顺着我这个思路,建议我们十个人分成三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到两个部分,分开讨论,最后由一个人陈述。至此,我们就化整为零,逐个讨论。很快我们就达成了一个大致的意见,但我们所剩时间也不多了。最后陈述的人几乎是现看讨论结果现说的,但说的非常之连贯、顺畅。真不愧是学播音主持的。
最后一个环节就是每个人一句话做最后陈述了。能说的终究会说,嘴甜的终究是嘴甜。我还是嘴拙舌笨,说不上个套套来。
整个面试大概有40分钟,可在这过程中我找不出自己出彩的地方,反倒是其他人各个光彩照人。看来进新华社就要就此止步了。
不过,能够进面试就是很不错了。听说在280个参加笔试的人中,只有30个人有资格参加面试,概率之低超乎常人想象。
借用马斌的话,到这里吧,就到这里吧!
欢迎光临 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https://bbs.yingjiesheng.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