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环节就是case study的群面 首先分A、B组讨论这个公司业务的两条发展线。我在B组,自由讨论时间两个manager会一边跟一个,观察大家的表现。然后在白板上做好笔记之后,开始两组分别陈述的环节,一共10min,每人不得少于1.5min的发言,英文。在这一部分,我表现还挺好,首先是讨论环节有在控场,板书部分我也负责了一半,然后帮助大家把框架搭起来。英文Pre的时候口语也还算流利,毕竟KCL一个月好几个pre的魔鬼训练也不是白做的:-) 接下来,两个组要互相提问。其实两条发展路线各有利弊,关键就在于自己这组能不能牢牢把握住自己发展路线的利,并且拆穿对方路线的弊。因为A组的发展路线里有很明显的成本管理漏洞,所以我提问的时候就这一点做了蛮多文章,然后对方返回来的提问我也都接住了。这一个环节也是不分顺序的,谁想发言就发言,存在抢话的可能性,不过大家要记住peace & love,千万别表现得特别aggressive,也千万别打断别人说话,否则基本凉凉。 最后,两个组要合并讨论,helper会发一张新的材料来,上面有一些补充信息,阅读时间结束后还可以向三位面试官提问,但是你的问题她们不一定会回答(比如有些问题就是需要你们讨论的)。我补充提问了一个关于成本的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还蛮重要的,因为面试官回答完之后,直接就奠定了我们后面讨论发展方案的大方向,而且明显和前面我们B组所推广的方案更贴合,所以这一环节讨论起来我们B组还蛮占据主导优势的。讨论完后,要选出至少四个人做Pre,向三位面试官汇报,中英文不限。讨论到最后我们正好同意四个人做pre,我是其中之一,汇报risk相关的内容,也是最后一部分。但是第一个汇报的是UCL的大佬,上来就是英语,把我打蒙了,然后第二个和第三个虽然也用了英语,但是流利度和逻辑性明显受限,所以到我的时候我毅然决然“if you don't mind I prefer to use Chinese”,然后用中文做完了汇报。因为我觉得这一趴把自己想说的内容交代清楚才是最重要的,就,比较虎:-)
4,offer
那天面试完,manager就说差不多到12月初下offer,因为CMAAS这个组决策周期比较长。等待的过程很煎熬,但是我们整个群里一个人都没收到,所以大家就是互相打气继续等。12.4下午我上网站上看了一眼,发现状态变了,自己申请的志愿消失了。群里小伙伴们说可能是快有结果了。17:30左右,四个女孩先陆续报了offer,我当时没收到,我以为我凉了,因为一共11个人,只录4个也合理。但是等到晚上,22:00,我突然收到了offer letter notification,等了20天终于等到了,秋招的保底Offer终于有了,这才踏实了。我们一组11个人,一共7个人收到了Offer,通过率挺高的,我们这一组也确实蛮多大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