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标题: 【2013求职征文】投行工作感受——献给想进投行的人 [打印本页]

作者: bjfish    时间: 2013-4-1 19:58
标题: 【2013求职征文】投行工作感受——献给想进投行的人
管理员留言:感谢作者的分享,此文系参加 应届生论坛2013有奖求职征文(晒经验,赢联想电脑) 文章,欢迎大家一起参与,详见:http://bbs.yingjiesheng.com/2013zw/


严格来说我只是在投行以正式员工的身份实习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眼见新一届的毕业生的求职大潮,想谈谈自己对投行的看法,以及纠正一些对投行的误区。本文舍弃长篇大论,力图准确、真实、到位。

一、投行的光环何在?
     在一般人眼里,投行意味着高收入、高压力、工作体面,但事实上投行的收入没有想象中高,收入依附项目,如果没有项目支撑,其付出和收入不成正比。一个项目组至少一年有一个项目才能维持所谓的高收入(保代除外),然而,只要拿中国每年ipo和并购过会的数量除以投行从业人员的数量,就可以知道相当多投行人多年才能产出一个项目。工作时间也没有想象中长。网上总是流传着投行每周工作80小时以上,这大概是外资投行的风格,但事实上国内投行的工作时间比不上四大、甚至和银行持平。这主要视乎项目组的工作风格,要知道即使学生在学校也有熬夜的习惯。我所在的券商排名top5,项目组项目也在券商中排名top20%,一周中只有2-3天需要加班到7-8点,平均两周会有一个双休需要加班,但如果在项目重要节点还是要连续1-2个星期加班到深夜。至于工作体面,见仁见智。投行虽然为乙方,但面对企业方面还是颇受尊重,企业的财务总监和董秘等人对于投行的小兵还是相当客气和殷勤的,这点可能和其他中介和银行不一样。

二、如何进入投行?
    虽然投行名气大,但是进入途径有限。推荐和实习是主要方式。笔者也曾经思考为何投行不采取校园招聘、集体选拨集体筛选的方式。如果说投行每年招聘人数少,为了节省成本而不采取大规模招聘的话,那么为何更多的国企和外企招聘同样少的人却采取校园招聘呢?笔者想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投行以项目组的形式存在,类似于合伙制的组合形式,项目组内高度团结、组与组间貌合神离,公司层面的人力资源部无权也无能力挑选合适的人选。二是项目组最讲求相互信任,通过推荐和实习最能判断一个人的人品和性格。事实上,投行和其他企业不一样,项目组内工作可谓同吃同住,和同事相处时间比亲人更多,所以性格相似好相处比能力意义更大。所以,我认为进入投行最重要是讲缘分,一是推荐人的缘分,二是招聘者的缘分。当然,过CPA和司法考试是加分项。但在同样过几门CPA的情况下,性格等因素的重要性远远高于其技术因素。

三、投行是草根上升的途径
     高富帅都去了央企或创业,投行的工作风格更适合草根出身、专业过硬、同时性格良好的平民子弟,也是他们成为中产的途径。

四、投行的工作特点
   上文提到,投行工作时间不长,但累在长期在外。用“四海为家”来形容投行最为贴切。因为项目大多在工业区,而工业区多处于城市边缘,而且当前项目紧张,只要有项目券商就会争取,所以项目常常跨省。这决定了项目通常分布在几个省或同一个省的不同市里,有时每隔几天或1-2周便需要在项目间辗转,时间大多花在路途上。所以投行不倾向要女生是正常的,大多数项目需要一个人留守,而且工业区农民工众多,试想一个女孩每天7点下班经过人迹稀少的工业区是多么危险。当前投行普遍压缩成本,企业出于节省考虑,也不会让工作人员居住五星级酒店,此外,工业区也没有好酒店,所以据我所知,大部分券商的工作人员居住在三星级的酒店。

文章先分享至此,如果有问题可以留言,适时回答。

作者: QQ798773514    时间: 2013-4-1 21:30

作者: Sharon199201    时间: 2013-4-21 20:16
很有用很中肯的文章~  顶一个
作者: 向心加速度    时间: 2013-10-6 16:19
顶,好文,写的很真实
作者: 宝卷    时间: 2013-10-8 09:38
谢谢




欢迎光临 应届生求职招聘论坛 (https://bbs.yingjiesheng.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