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贸学生的想法是毕业之后进一家外贸公司,干几年学学东西,拥有客户群和进货渠道之后,下来自己开个小贸易公司,一年赚个十几万,发展个10年左右,自己成了私营业主,也都几百万的身家。可惜我没有那种自己创业开公司的觉悟,也总觉着那种改革开发初期的外贸致富潮已经没有了。职业理想是更倾向于做一名职业经理人,将来做个海外事业部经理什么的。大公司的外贸业务部,离职业理想更近一些,毕竟在全公司也就20几人的民营外贸公司,根本没有晋升的可能。最后去面试的是泰和新材料和东方海洋两家烟台的上市公司,注册资产都挺大的,都过亿了。泰和新材现在有20多亿,东方海洋当年注册时候2亿,现在不知多少了。能进面试,感觉特别的高兴,毕竟终于不是青岛那些注册资本以万做单位的小公司了。
先说泰和新材,泰和新材的简历筛选很难,一大摞简历里最后只能筛选出少少的几张,也不知道什么标准。在等待面试的时候,人力资源部的人会和你聊天,很亲切和人性化的聊,了解你各种个人状况。就和陌生人见面交个朋友那样,不过会问的多一些。
随后进入面试房间,将近一小时的英文单面,外贸部经理和两个助理一共三个面试官。全程英文,我都不知道我是怎么撑下来的,不过幸好,她问的我全听懂了,也全答了,答得好不好,意思肯定到了,不过语法句型什么的一紧张全都没了。中间犯了错误,一个是问“Do you want to continue studying after you gradutaion?”我竟然鬼使神差的应了个“YES”。看见面试官表情不对,才反应过来自己干了什么。后面开始解释说“事实上,我已经参加了1月份的研究生考试,但是发挥的不好,对了答案之后发现没有希望去读研究生了,就下来寻找工作,而且毫无退路,必须要找到一份工作。”意思是这个意思,可是紧张啊,气短啊,担心啊,句子支离破碎啊,表达效果怎么样就不得而知了。只听见面试官重复了一句“You must have a job”.
随后面试官说英文其他面试者都是有工作经验的,可以和他们聊工作经历,但是却没有办法和我这个学生聊这个,就开始聊校园生活,做过什么职务,是否热爱所学专业,什么让你最有成就感,你认为你为什么适合来外贸业务部等等,因为刚开始犯过一次错误,就感觉会被淘汰,所以后面反而不紧张了,款款而谈的答了起来,但是我的词汇和句式相对简单,尤其是面试官语言形式特别丰富,更衬托的自己句型单调,这个必须要恶补。最后说考查一下书面语,我一下子犯了个无比巨大的错误。面试官让从Latern Festival 和 The Cold Europe两个topics选择一个,5分钟时间写一篇小文章。一个是刚过去不久的元宵节,一个是欧洲极寒的时政新闻,都是刚刚发生的事情。可是咱这不是不了解欧洲嘛,就知道欧洲挺冷的,冻死人了,可是冷到什么程度,冻死的人在哪个国家,欧洲国家开始怎么帮助市民过冬,啥都不知道,果断不能选第二个。
然后我就白痴了,我在面试之前根本不知道latern festival 是什么东西(面试回来之后现查的),就有下面对话
“Pardon,please,what festival ?”
“latern festival”,然后面试官又问旁边助理“Does people call it latern festival ?”助理回“Yes”
我不认识latern,但是我认识light,而且两个词音有点近似。然后就联想成light festival,可是light festival是什么东西,是鬼节吗?鬼节时候会把蜡烛点在小纸船上漂在河里,像灯(light)一样。可是鬼节这个也太偏门了,她怎么会问这么冷门的节日。
“Is it a popular festival? ” 我再问问。
“Yes,a traditional festival for chinese, It is on jan.15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alendar.”助理解释了下。
哦~~我明白了,light festival,正月十五元宵节闹花灯,有灯(light),light festival 直译过来是灯节,肯定指的就是元宵节那天。于是我就这么歪打正着的给碰对头了(其实元宵节只有latern festival 这一种说法)。
而后满篇洋洋洒洒的light festival ,比如Light Festival is a famous traditional Day for chinese......People do XXX on the Light Festival Day......(不够丢人的)最后写道吃元宵了,牟平这里管汤圆叫元宵,我苦思奇想元宵怎么说,后来灵光一闪,元宵这东西外国没有,就像豆腐叫Toufu一样,肯定要音译,于是乎,Yuanxiao is the especial food for the big day的句子跃然纸上(彻底丢人了)。
交上去之后,我就看见面试官的脸在强忍着抽搐,助理说了句面试结束了,谢谢您的配合,我们将尽快通知您结果差不多的意思,然后我就出了房间。
我刚一出门,就听见里面面试官笑的花枝灿烂,摇曳不止。一会儿助理的笑声也传出来,笑了20多秒才停。而后我和人力资源部的HR妹妹打了个招呼,就回去了。我回家以后上网无意看到了Latern Festival (元宵节),大惊,再一查汤圆(rice glue ball)。突然有一种好想大笑的感觉,难怪面试官在里面笑的那么欢~~
泰和新材也就没有然后,不过这个面试虽然被淘汰了,但是却感觉不冤枉,而且触动挺大的。泰和新材国际业务部面试有4个人,这四个人里面,两个是英语专八,有3年外贸工作经验的女孩,还有一个刚从西班牙回国的双学位女硕士,能用英语、德语、西班牙语三种语言和面试官交流。这三个女孩从年龄上、经历上、技能上全压我一头。就算我不犯那几个错误,也肯定是竞争不过她们,那种天外有天,而且无比宽广的感觉特别强烈。努力吧,或许自己几年之后,自己也能有她们的水准。而且一直以为自己不咋地的口语,其实也不是那么差,只要你敢说,对方就能听懂,多说几次,就有自信了。
后记,4个应聘者,就我一个男的,3个面试官,全是女的。如果进去了,或许把个人问题也就顺手解决了,邪恶的YY下。
上一篇写了泰和新材,这一篇是讲东方海洋的面试经历,东方海洋我过了筛选,初面,二面,最后和公司总经理的终面环节问了领导认为不该问的问题(但是对我而言,这个是我必须要了解的),然后第二天收到短信“领导说再比较比较考虑考虑”,被用这种很委婉的方式告知出局。
东方海洋是做水产品加工和研发的,高附加值的如海胶原蛋白,低附加值的如加工贸易。我应聘是它旗下山海食品公司的外贸部,对应的是冷冻水产品的加工贸易。东方海洋招人极其严格,但是不意味着严格挑选背后就是良好的薪金待遇,是那种宁缺毋滥,招不到的话原班人马超负荷运作的模式。外贸部加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朝7晚9,周末单休,除了国庆和春节,理论上不再有假期。工资2000+,如果想有较高的薪资,就必须有职务(就是晋升问题),比如外贸部主管一年6W+年终,可是业务员撑死了3W+。作为补偿,公司提供较全面的福利,食品类企业嘛~每年发四次东西,大包的海产哦~还有什么托儿所费,暖气费什么的,按照员工在公司的级别,也都给予一定的报销。工作五年以上,结婚了的,可以申请购买内部政策房(排队制,总公司旗下有房地产开发)。
典型的高强度、高福利、低工资。那种入了行攒不下什么钱但生活的尚可,一旦离了公司,就很难做的模式。不知道怎么了,二面听到详细福利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一个词“包身工”。在高收入、低福利和低收入、高福利两个极端中,年轻人总会偏向前者而给后者减分的吧。
山海食品的外贸部面试,简历起很大的作用,简历会淘汰掉绝大数的人。平庸的简历会被直接刷掉,最亮点是英日双外语,如果你会英日两种语言,正好又赶上公司缺人,进一面就一点问题都没有了。一面公司经理来聊,会问你一些个人情况,直接了当告诉你公司哪里哪里辛苦,新外贸业务员必须要到车间冷库干三个月学习产品技术,如果表现太差的话,会继续在车间直到合格等等。如果你感觉能接受,后面再会告诉你福利待遇的。问的各种问题就是常见的那些,但是之间会有充满陷阱的闲聊,比如男女朋友问题啊,在学校时候几点起床啊,用自己的大学宿舍趣事和拉近距离之后问宿舍卫生之类的。只要保持住一个“我是面试者,不是在和你闲聊和开玩笑”意识,就差不多都能注意到和规避开这些问题。
山海对诚实要求非常高,尤其在语言技能上,一旦夸大了,二面就会露出马脚,然后就被拒绝。“条件苦点没什么,刚毕业,最重要的是学学东西。初始薪资不重要,更看重发展。”这样的态度普遍一般都会通过一面,山海尤其喜欢这种态度。其实这句话要完全做到挺难的,语态啊,神色啊,提出的问题啊,都能反映出一个人是不是真的是那种很谦虚的态度,我虽然常这么想,可是很多时候,还是会矛盾在薪资上,毕竟能拿到很高的起始薪水,也就肯定不会有太差的发展。
二面是英文面试,有了泰和的经历,就自信了很多,但是还是有些小忐忑。结果幸运的是,外贸主管那天感冒了(真不是我咒的),外贸部派了一个业务员过来和我英文交流。SUCK,第一个问题竟然是Why do you want to come the beneth department? 亲,您没听错,beneth department,这个应该已经不是发音是否标准的问题了。更惊人的是我居然听懂了,“I choose business department for balabalabalabala."
那姐姐思索了一下,又问"You will be very busy in beneth,eh,business depatment,what's your opinion about over-time work. "
我:"balabalabala,"
然后就这么半小时过去了。最后来了句“Your English is good.”二面就这么通过了(汗哪~~英文得好好练,好好练,最大的收获教训)
中间还让给翻译了两份东西,一张英译中,一份sales agreement,交易双方啊,产品价格啊,FCR哪个港口啊,支付方式之类的,很容易。第二份我直接晕掉了,非常正式的一式两份的加工贸易合同,大小条款38项,还是尼玛中译英,你翻译出来的东西要有法律效力和商业责任啊,亲~~~
英文那份合同真的很难翻译,估计也没几个应届生能译出来,能翻译出来的也都去五百强外企了。我虽然没翻译出来,但是还是去参加终面了。
终面是和山海的总经理单面,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不考察技能和能力了,只看你这个人的性格和思维。那个50+的中年人眼光之犀利,语言之内敛,看人之决烈,循循善诱之功,暗示套话之能,都不是我这个毛头小子能比的。看似与人无害的聊人生,聊工作,聊学校,一步步就能把你的想法全套出来。说实话,我并没有十分强烈的想去山海的感觉,因为我有个问题一直没问,就是晋升问题,我打算把这个问题放在终面,因为只有终面的面试官才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之前说过,山海如果不晋升,待遇很低,想多拿,必须有相应的职位。可是一个萝卜一个坑的东方海洋,晋升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我必须搞清楚,也就是这个问题把我推出了终面。
该聊的都聊完了,我最后问他“从我的个人想法,刚入职条件差点什么,无所谓,我更看着将来的发展,希望能着看到5年后10年后自己的影子,所以我想了解下公司在员工晋升制度上的内容。”“还有一个问题,外贸业务员也是销售,公司在与激烈员工积极性方面,有什么样的制度。”这样的问题,放在小公司问,就是脑残。不过我感觉东方海洋这样的大公司,应该会有一个答案。
结果,面试官开始给我讲他87年毕业分配之后的经历,从车间技术工人到办公室文化宣传,到业务销售,到ISO质量管理,到学习财务来制作上市计划书,再外派到养殖基地学习养殖采购,再到新厂房建设,他给设计一栋仓库和车间。最后也没想到,会有现在的职位。然后说什么职业规划这个东西,就是那么说说,在国内很多公司根本就实现不了,他当初自己都不知道将来自己会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上面交代什么,就踏踏实实做什么,积累久了,该有的就都有了。
然后又聊到前几个业务部经理后来自己出去单干,在公司里那是呼风唤雨啊,出去以后不敢说久远,就目前来看,做的不好,所以说,能力很重要,但前提是必须有个好的发挥平台,尤其对你们年轻人,大公司就是个好平台。又聊到他对工作的理解,年轻时候认为工作不能与健康冲突,不能与家庭冲突等等,到了后来发现工作就是生活一部分,就像媳妇和丈母娘之间必然会有矛盾一样balabalabala
一句直接的回答也没有,我从里面听到三点暗示和忠告:
第一,老老实实工作,公司喜欢不闻不问踏实干活的人,不会亏待这种人。不能主动索要,到了机会和条件公司会给。
第二,别一想着学了东西就出去单干,你没有足够大的平台,有了客户也做不动,之前那几个经理就是例子。
第三,要敬业,为了公司加点班什么的绝对正常,你想要晋升,做的不比别人多,你怎么晋升。
不得不说,这三句话都是很重要的忠告,但是忠告了这一步,已经有点其他的味道了。当天回来,我跟家里说希望不大。的确,在中国企业,尤其是民企和保守的股份制企业,有野心或暴露野心容易遭到诟病。问了那个不该问的问题,我从“80%录用可能”变成了“领导说再比较比较”,不过如果得不到我想要的,想必也不会在一个公司工作的很顺心吧。山海是我在烟台的最后一家面试公司,青岛,我来了~~
比较喜欢西方管理制度,那种会很明确的告诉应聘者你在公司会得到什么样的职业发展,以及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公司把饼放在那里,能不能吃到靠员工自己的努力,只要达到了公司制定的标准(可能很高),加薪福利晋升就会实现,有一种双向选择的尊重在里面。国内企业面对应聘者总有一种优越感,有一种“赏”给员工职位和奖金的感觉,职业发展全都寄托在飘渺的机遇二字上,这种环境是我不太喜欢的。虽然都是打工,“我要努力工作换取高薪”和“我要努力工作来让领导多发我工资”是两种不同的心态~至少我看来是这样,希望大家多留言交流~~~
~~~其他类别的面试~~~
~网络销售类~
可能因为在学校里做过几次电子商务类比赛的关系,我投了不少的网络贸易公司。可是山科大这个校名真的很受歧视,加上自己简历上也就那点水平,最后面试的只有阿里巴巴和百度的两个营销代理公司。
事先说一下,无论什么公司,都会有销售和贸易岗位,在互联网公司里也一样,但是他们技术开发大于营销,公司总部只有技术开发和战略运营的职工,都是待遇很好的岗位,非技术类毕业而且还没有行业经验的,想进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为了节省开支,总部一般是不做营销的,百度为例,百度在每个地区找几家公司做产品销售代理(好听一点叫XX区商业合作伙伴),然后这些公司负责帮百度卖百度的竞价排名服务,这种代理商的挑选是很严格的,不是随便一家公司就能做。而且百度也会为给这些公司授予‘百度’的冠名权。
但是What A Point,这些公司打着百度的名义销售、招聘、经营着百度的产品,可他们和百度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只是一个区域分销商而已。每天的工作,就是Cold Call 和发布网络广告,一天几十个电话问“您好,我们XX百度服务中心,希望就提高贵公司业务方面与您展开合作,请问能否占用您X分钟”。对方有意向,再约面谈,按照价钱提供百度的网络服务。您要说这份工作赚多少钱啊,阿里巴巴在青岛服务中心1200+,百度在烟台900+,当然,如果你能有很多客户,加上提成也会是一个相对不错的收入,毕竟现在每个公司都会用到网络营销。
面试是那种很简单的聊天,没有HR,就是业务部来人,一对一的聊聊学校,聊聊做过什么,聊聊对工作的预期,以及问问对于简单繁琐的工作能不能坚持下去等等。我在了解公司性质和工作内容之后,果断走人,倒不是看不上这份工作什么的,就是在不停的问自己,我能在这里学到什么,如果3年之后我想跳槽,能跳到哪去,结果是什么也没有。